東莞市市場監管局近期通報標稱深圳市晨光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晨光鮮牛奶”因菌落總數超標上榜。晨光乳業因此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
事實上,除了質量問題外,晨光乳業與溫氏乳業的“供港”商標之爭也備受關注,晨光乳業一度起訴原國家商評委。
2020年1月1日,新京報記者最新查詢了解到,“供港”商標之爭已經有了新的裁定結果。在一審、二審中,原國家商評委作出的晨光乳業“供港”商標無效裁定均被法院駁回。
“供港”商標曾被裁定無效
官網信息顯示,晨光乳業創建于1979年,是深圳市光明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重點企業,擁有5個大型牧場,產品覆蓋廣東省并輻射浙江、福建、湖南等地。2018年,晨光乳業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2019年的公司制改制,被視為晨光乳業“啟航跨越式發展的第一步”。
自建廠以來,晨光乳業累計出口中國香港超30萬噸鮮奶,曾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評為“全國最大鮮奶出口企業”。
2017年11月,因溫氏乳業相關產品包裝使用“供港鮮牛奶制造”文字,“供港”二字與晨光乳業“供港”商標相同,晨光乳業因此起訴溫氏集團,要求溫氏停止侵權,并賠償相關損失3305萬元。而溫氏方面則向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簡稱“商評委”)發起申訴,要求認定晨光“供港”商標為無效。
2018年12月29日,晨光乳業總經理助理趙寶剛向新京報記者證實,2017年4月24日,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原商評委申請宣告晨光乳業公司第29類、第32類的“供港”商標無效,晨光乳業公司于2018年4月28日收到原商評委作出的無效宣告裁定書。
重獲“供港”商標權屬
不過,對于原商評委作出的無效宣告裁定書,晨光乳業表示不服,于2018年5月22日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同年12月21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判決,撤銷原商評委對晨光乳業“供港”商標的無效裁定。
此后,因不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判決,國家知識產權局、溫氏集團隨后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9年8月15日二審判決認為,“供港”為中文非固有詞匯,晨光乳業“供港”商標的注冊并未妨礙特定銷售地域同業競爭者的正當使用和表達自由,也不足以引人誤解和帶有欺騙性質,因此維持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一審判決。
針對與溫氏集團的“供港”商標糾紛,晨光乳業已在2018年撤訴。就撤訴原因,趙寶剛曾回應新京報記者稱,“考慮到都是廣東乳企,是兄弟單位,這段時間大家也有接觸,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把自己企業做好。”
新京報記者還注意到,因第26845501號“溫氏供港”商標被駁回復審,溫氏集團曾于2019年3月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但訴訟請求被駁回。
如果喜歡知春路知識產權的文章,可以關注知春路知識產權商標查詢 網,更多精彩的資訊等著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