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指國知局的話,在申請人遞交的技術專利當中,并不是每個申請都能授權的。尤其是發明專利。審查特別嚴格。如果您的技術存在一些問題,國知局就不會給于這個技術授權專利的。如是可以授權專利技術,那國知局就會先給申請人發一份授權通知書。拿到了授權通知書就相當于這個技術已經成為專利了。就等著下專利證書就可以了。主要講解專利授權的概念、專利授權的流程、所需時間,如何查詢專利是否已經授權,專利授權侵權案件解讀,下面知春路小編將為您具體介紹專利授權相關解讀,歡迎閱讀。
神似廁紙?小米公布卷繞屏手機新外觀專利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今日公開了一份卷繞屏手機的專利,該專利于3月份提交,公開號為 CN306531897S。
專利摘要顯示,本產品為一種卷繞屏手機,包括屏幕卷入收納狀態(基本狀態)和屏幕展開狀態(一種使用狀態)。
從專利配圖可以看到,該卷繞屏手機采用圓柱體設計,頂部有揚聲器,側面有攝像頭,最大亮點就是,屏幕可以從圓柱體中拉出顯示,就像拉廁紙一般。
如果屏幕足夠的柔軟、足夠的薄,理論上這個圓筒可以容納數十厘米長的屏幕,如同圣旨。
小米遠距離無線充電專利獲授權
5月11日,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獲得“一種無線充電發射器、終端以及無線充電方法”專利授權,公告號CN112787419A,申請日期為2019年11月。
該專利摘要顯示,本專利能夠利用無線充電發射器發射的射頻信號可以遠距離傳輸、能夠穿透非金屬物體的特性,實現遠距離的無線充電,提高了用戶體驗。
同時,小米還獲得“無線充電發射器、無線充電方法”“無線能量發射裝置、無線能量接收裝置、無線供能方法及系統”專利授權,公告號分別為CN112787418A、CN112787417A。上述專利摘要顯示,本公開可提升遠距離無線充電的安全性,降低生命體暴露在高功率無線射頻信號下的幾率等。
華為“指紋回收
國家知識產權局通報,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40.1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45.3萬件,在國內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方面華為居首。
2020年1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2020年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集中發布了2019年專利、商標等年度統計數據。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主任、局新聞發言人胡文輝表示,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擁有量已達186.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萬件,提前完成國家“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
據介紹,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40.1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45.3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6.1萬件。在國內發明專利授權中,職務發明為34.4萬件,占95.4%。截至2019年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86.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萬件。
數據顯示,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3位的省(區、市)依次為:北京(132.0件)、上海(53.5件)、江蘇(30.2件)。
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3位的國內(不含港澳臺)企業依次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4510件)、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883件)、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2614件)。
胡文輝表示,2019年我國主要知識產權指標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知識產權質量效益持續提升,&ldqu
2019-04-23
2018年8月,習近平主席向“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致賀信,強調知識產權制度對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具有重要作用,并就推進“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提出殷切希望。為落實賀信精神,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開展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專利狀況統計監測工作。
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在沿線國家專利授權公告量為3299件,同比增長10.6%,共計進入17個國家。
從體現專利質量的指標看,中國在沿線國家總體專利授權率達54.3%,同比提高近10個百分點;授權專利的平均權利要求項數為15.4,顯著高于2018年國內授權專利平均8.3項的權利要求項數。從體現專利重要程度的指標看,中國在沿線國家授權專利的同族數量平均超過13個,保持在較高水平。
分國別看,在韓國專利授權公告量為1349件,授權公告量居所有目的國之首;在俄羅斯專利授權公告量為1068件,居第二位;印度、新加坡和波蘭分別位居第三至第五位,專利授權公告量分別為315件、171件和139件;位列前五的國家授權公告量占中國在沿線國家專利授權公告總量的92.2%。
2018年,中國在沿線國家專利申請公開量為6073件,共進入19個國家。其中在韓國申請公開共計2146件,位居所有申請目的國之首;印度、俄羅斯、新加坡、越南分別以164
2019-05-13
張茹是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管外科的副護士長,對于她來說,通過踝泵運動來防治深靜脈血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護理工作。但是做這項運動,一般只能通過醫護人員的教授或輔導,病人很難自己主動完成。在此,知春路知識產權中國商標網也要告誡大家,加強自我商標品牌保護意識,遠離商標侵權。如果你需要商標,不如就來找知春路知識產權注冊或者轉讓一個吧。
張茹想,如果有個機器,又可以計數又可以讓病人動作做到位的話,那就好了。尋找代理公司進行設計,反復溝通打磨,經過一番努力,張茹獲得授權的第一件實用新型專利,就是這種用于病床踝泵運動的裝置。這種裝置不需要病人手動操作,就可以更標準地計數,能夠看出來有沒有完成200組,起到一個監督督促的效果。
隨后,張茹一發不可收拾,工作當中哪些東西用著不順手,就想著要改進,有時候開一個會,她聽著聽著就會有好幾個主意。能夠自動感應有沒有藥的回收藥袋裝置,可以轉動鞋頭和鞋身,方便病人穿戴的足部潰瘍鞋,這些都是張茹想出來的金點子。白天護理病人,下班后構思專利方案,每天凌晨睡,清晨6點起,這對張茹來說,已成了常態。張茹告訴記者:“突然睡夢中都會有幾個想法,我現在做法是,有什么想法就馬上記在我的手機備忘錄上,或者拿紙筆記下來。”
憑著一股拼勁,張茹成了護士團隊里的發明家。2018年,張茹僅個人就獲得10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還帶領科室的其他護理人員取得了3
2019-05-23
針對我國專利維權周期長的問題,有觀點建議應效仿日本,賦予法院在專利侵權訴訟案件審理中對專利權有效性進行認定的審理權限 。日本與我國在專利法律制度方面有諸多相似之處,其相關制度設計值得我們思考,但是否應當效仿日本對我國的專利無效制度進行變革,筆者認為仍需要進一步探討。如果對于商標問題有任何疑問,歡迎前來咨詢,我們可以為您提供專業的指導性意見。歡迎關注知春路知識產權注冊商標查詢
一、日本專利授權后制度的沿革
以日本最高法院“Kilby第275號專利上告判決”(下稱Kilby案判決)首次在判決中認定專利權效力作為標志,可以把日本授權后制度分為兩個階段。
(一)Kilby案判決之前
日本1885年公布的《專利買賣條例》被認為是日本最早的專利法,其中第十四條已規定了專利權無效制度。日本現行《專利法》系1959年制定,之后通過法律修正案的方式多次修改,近年來更是修改頻繁,最新的修改案于2018年5月公布。從《專利買賣條例》開始歷經100多年,專利的保護對象、權利期間、申請程序、審查、審判、訴訟制度等也經歷了多次變革,逐步演變成當今的狀態 。在Kilby案判決之前,針對授權后專利,只有專利行政機關(日本特許廳審判部)可以進行有效性認定。日本特許廳是日本經濟產業省的下屬機構,職能相當于我國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的無效審判由日本特許廳的審判部負責,審判
8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當地時間周二高通宣布和LG達成新的專利授權協議,這項為期五年的協議允許LG銷售包含高通技術的智能手機。如果對于商標問題有任何疑問,歡迎前來咨詢,我們可以為您提供專業的指導性意見。歡迎關注知春路知識產權商標代理注冊網
據悉,該協議將允許LG開發和銷售3G、4G和5G單模和多模智能手機。盡管沒有披露交易的財務條款,但高通表示,它將從LG那里獲得專利授權費用,該協議符合其既定的全球授權條款。
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按出貨量計算,LG今年上半年在全球智能手機公司中排名第九,市場份額為2.4%。
IDC分析師Ryan Reith稱,該交易“對高通而言是一場勝利,因為它又鎖定了市場份額更大的全球十大手機制造商之一。”“剩下的品牌越來越少。”
這項協議對LG來說也意義重大,因為5G對智能手機制造商來說是一個增長機遇,因為這項技術使智能手機的連接速度更快、功能更強大。
高通去年表示,包括LG在內的多家智能手機公司選擇了高通的最新款芯片。LG今年5月推出了首款使用高通芯片的5G智能手機。
高通和LG的代表拒絕置評。
高通與LG達成協議之前,一名聯邦法官在5月份裁定,高通非法抑制無線芯片市場的競爭。此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高通的行為進行的調查顯示,高通要求購買其用于無線設備芯片的公司簽署
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主辦,重慶市知識產權局承辦的首次全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工作會議在重慶召開。關注知春路知識產權商標查詢網,了解更多知識產權資訊!
會上,江蘇省、重慶市等6個地方知識產權局分享經驗工作成果和經驗。
據介紹,2019年1-8月,重慶全市授權發明專利超過5000件,同比增長約20%。新增注冊商標8萬多件,同比增長53%,地理標志總量達到253件。通過優化服務流程,增設前期服務,專利代辦服務由10個工作日壓縮至平均5個工作日,專利權質押登記、專利許可合同備案辦理時間由7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專利費用減緩、專利優先審查申請實現當天辦理。
另外,重慶各級法院受理的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大幅增加,預計2019年將超過1.6萬件。
目前,已接收法院移交案件121件,已成功調解專利、商標、著作權、知識產權服務等案件56件
注:圖文整理自網絡 侵權告知刪除
2020-01-16
2020年1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行了2019年主要工作統計數據及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9年的知識產權數據,具體如下:
專利數據
在專利方面: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40.1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45.3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6.1萬件。在國內發明專利授權中,職務發明為34.4萬件,占95.4%。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3位的國內(不含港澳臺)企業依次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4510件)、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883件)、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2614件)。
截至2019年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86.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件,提前完成國家“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3位的省(區、市)依次為:北京(132.0件)、上海(53.5件)、江蘇(30.2件)。
2019年,我國共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6.1萬件,同比增長10.4%。其中,5.7萬件來自國內,同比增長9.4%。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排名前3位的省(區、市)依次為:廣東(2.47萬件)、北京(0.72萬件)、江蘇(0.66萬件)。
2019年,共審結發明專利申請102.3萬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198.1萬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74.4萬件,高價值發明專利審查周期
華為開收“5G稅”第一季度專利授權收入達到6億美元
今天,華為發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收入為152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的1806.14億美元下降了16.5%。
考慮到華為的智能手機和其他業務在今年第一季度受到了嚴重影響,收入下降不足為奇,但華為的利潤并未下降而是有所增加。實現利潤168.5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33.4億元增長26%。
華為在2021年的戰略變革之一是開始收取5G專利費。 3月16日,華為知識產權部負責人丁建新正式宣布華為的5G費率,表示華為將在遵循FRAND(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基礎上,對5G多模手機每臺收取上限為2.5美元的專利許可費用。
在此之前,專利費只占非常低的比例。根據華為的數據,自2015年以來,華為的知識產權收入已達14億美元。占2019年和2020年總收入的1%。
相比之下,第一季度的許可費為6億美元。顯然,華為在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進展。但是,華為尚未透露具體的客戶來源,因此仍然無法確定哪些公司已經支付了華為專利費。
2024-05-14 自己繳納專利年費的流程和要點
2024-05-14 如何查找相關專利
2024-05-14 商標審查時間的影響因素和應對策略
2024-05-14 商標圖形查詢的方法是什么
2024-05-14 個人申請商標的流程是什么
2024-04-19 商標轉讓證明要怎么查詢
2024-04-19 商標到期去哪里續期
2024-04-19 個人發明專利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4-04-19 發明專利申請的5個步驟是怎樣的
2024-04-19 專利申請代理費究竟應該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