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企業初創期還是從初創期到成長期的過渡階段,為解決公司資金與人力問題,很多企業都會通過股權分配的方法為公司引入合伙人,這時候股權的分配往往成了矛盾的分割點。
大家往往可以有難同當,卻不能有福同享,一旦公司成長起來后再調整, 調整的就不僅僅是股權,而是利益了!
01
什么是股權設置?
股權設置是指股份公司確定股東權利的辦法。
02
股權設置的功能是什么?
一是確認投資者在企業中地位、權利及承擔的義務和責任;
二是依據投資者承擔風險的能力、資本的多少設置不同的股權以吸引投資者投資,如設置優先股。
初創企業比較普遍的一個問題是股權結構平均化,幾個哥們兒出來創業,大家一樣吧。但是企業發展了一段時間之后,大家的貢獻可能不一樣,這個時候平均的股權就會帶來一些問題。
股權分配中需要考量眾多因素,沒有萬能的模型,但并非沒有標準。一個好的股權分配方案,是既沒有浪費每一份股份,又讓每個合伙人都認為得到了自己應得的股權。
03
股權分配要注意哪些問題?
(1)股權結構不要平均化。比較成功的模式是這樣的,有一個大股東,是決策的中心;另外搭配幾個占股10個點或8個點的小股東,有話語權,能跟老板唱唱反調。基于這樣的一個模式,既保持有不同的意見,又有人拍板。
(2)股權分配。利益結構要合理。創業期的公司一般都是有限責任公司。出資形式可以現金,實物,知識產權等,現金以外出資需評估或者大家協商一下,按價值設定股權比例。也就是說,資金算一部分,工作能力算一部分,原來的背景、將來的貢獻也算一部分,從這三個層面來劃分股權比例。股權分配的基本原則是,利益結構要合理,貢獻要正相關。基本的原則就是股權只發給不可被替代的人,可被替代的人一般不需要股權。
(3)設立防沖突機制。我們看到股權分散的企業,一般都是建議,一是先做好股權集中,二是設立防沖突機制。現在通-行的做法就是大家會簽訂一個共同發起公司的協議書,把各自的權利、義務包括發生糾紛的解決辦法,全部白紙黑字約定清楚。防止某個股東因為一定的原因必須離開而產生矛盾。
(4)要適時發放期權。不同的公司不太一樣,互聯網類公司一開始設立,可能就會留有期權池,但是有一些公司可能是會晚一些。時間點根據業務發展來定。一般做一次期權激勵(什么叫股權激勵),拿出不超過10%的股份比較合適。
所以股權的分配在創業前期規劃好成了必不可少的步驟!
推薦閱讀:
5656人閱讀
3916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8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4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