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7家企業知識產權優勢顯著
全省15家企業日前被確定為首批山西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我市7家企業入選。
為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水平,培育一批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了首批山西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申報工作。經企業申報、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等環節,全省15家企業被確定為首批山西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其中,我市有7家企業入選,分別為:山西瑞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精英數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責任公司、中化二建集團有限公司、中電科鵬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高科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優勢企業培育建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太重集團被確定為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中鐵三局等13家企業被確定為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保護知識產權 贏了官司還得贏錢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趙強從《深圳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修正案新增懲罰性賠償相關內容,到率先出臺全國首個相關司法指導意見,截至目前,深圳法院已在十多宗案件的判決中適用懲罰性賠償,判賠金額近億元……深圳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屢放“大招”,階段性完成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綜合改革試點任務。法律的權威在于實施。“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等問題,是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這些問題不加以解決,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就會變成一紙空文,不僅會涼了權利人的心,也會令法律的威嚴受損。深圳率先“破冰”,以特區立法的形式,消除了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制度的法律障礙,形成了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適用操作規則和實踐樣本,將“紙面上的權利”落到了實處。深圳用大招、實招為大力推動構建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打造國際一流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夯實了基礎,也為健全、完善全國性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強弱,決定了創新力量的大小。只有將侵權者罰到肉疼,才能讓全球最優質的產品、最先進的技術放心地在深圳落地;只有用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才能激發創新者的創造力,將深圳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懲罰侵權,鼓勵創新,深圳完成了相關綜合改革試點任務,也向著城市高質量發展目標前進了一大步。
推薦閱讀: